焦點
1. 據滄州日報報道,截至6月30日,黃驊港完成煤炭下水10064萬噸,再次實現半年超億噸,下水量占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近3成,連續4年位居北方港口第一。
2. 南非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5月份,南非煤炭出口總量為631.34萬噸,較上年同期的611.96萬噸增加3.17%,較前一月的727.11萬噸下降13.17%。1-5月份,南非煤炭出口總量為3103.76萬噸,較上年同期的2911.09萬噸增加6.62%。更多>>
宏觀
1.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微消息,7月3日,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會見美國財長耶倫。雙方就中美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多雙邊經濟金融問題交換了意見。
2. 據央視新聞7月4日消息,目前,我國已形成涪陵、川南、黔北、鄂西4個頁巖氣勘探開發示范基地。2022年以來,我國石油和天然氣、頁巖氣可采儲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長,同比增長3.2%和3.6%、3%。此外,煤炭、銅、金、稀土、鋅和螢石等17個礦種已形成了一批新的資源儲量成果。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已有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163個礦種中,銅、鋰、鈷等多個戰略性礦產儲量持續增長,有效提升了我國資源接續能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資源安全保障奠定堅實基礎。
3. 7月5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北京時間16:30官方收報7.2444,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跌283點,較上日夜盤收盤跌274點。
4. 7月5日,國內商品期貨漲跌互現,焦炭主力合約J2309開盤報2096.5元/噸,最后收于2069.5元/噸,跌幅1.15%。焦煤主力合約JM2309開盤報1325元/噸,最后收于1309.5元/噸,跌幅1.36%。鐵礦石主力合約I2309開盤報820.5元/噸,最后收于828元/噸,漲幅0.73%。
產業
1. 7月5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公司首個陸地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甘南合作市“牧光互補”項目并網發電。該項目位于中國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占地面積約93萬平方米,海拔約3000米,是中國海油首個陸地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
2. 今年三季度的焦煤長協價格博弈出現“僵持”。按照行業慣例焦煤長協價格采用“年度定量,季度調價”的定價機制,在每個季度末確定下個季度的長協價格,但今年三季度的價格至今仍未確定。有焦煤上市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這次(長協價格確定)確實相對較晚一些。”
3. 今年以來,策克口岸堅持以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作為推動口岸開放發展的統領性抓手,聚焦口岸功能發揮,持續深化與屬地聯檢部門密切合作,動態梳理完善通關各環節作業,優化通關流程,形成有效合力,全力推動口岸進出口貿易擴量提質。截至7月4日,策克口岸累計進口煤炭701.06萬噸。更多>>
4. 7月4日晚間,華能水電披露了上半年發電量完成情況。根據公司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2023年上半年完成發電量370.95億千瓦時,同比減少25.44%,上網電量368.09億千瓦時,同比減少25.48%。更多>>
5.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截至目前,大氣傳輸通道城市10家鋼鐵企業產能全部轉移退出,煉鐵產能1957萬噸、煉鋼產能2356萬噸;推動壓減焦化企業26家,產能1801萬噸。
國際
1. 澳大利亞工業、創新和科學部在其6月資源和能源季度報告中預測,由于6月季度價格較低,今年鐵礦石平均價格將為98美元/噸FOB,而3月份預計為100美元/噸FOB。煉焦煤價格預測從2023年300美元/噸FOB下調至274美元/噸FOB,原因是今年早些時候供應復蘇和亞洲需求放緩導致煉焦煤價格下跌。
2.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周二繼續下跌,因海岬型和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下跌。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下跌24點或2.25%,至1044點,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下滑,至約四周以來最低水平。
3.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周二發布公告確認,時隔七年后,厄爾尼諾現象再度降臨地球。根據WMO最新的預測,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續的可能性達到了90%,此次事件至少為中等強度。
4. 據悉,歐盟委員會將于本周宣布退出備受爭議的《能源憲章條約》,此前一些歐盟國家認為該條約與國際氣候目標相沖突,并為化石燃料公司提供了大規模法律索賠的途徑。知情人士表示,在歐盟成員國的擔憂下,歐盟委員會將立即宣布讓整個27國集團從協議中撤出的決定。他們認為,該協議可能被能源公司用來對付政府,以減緩綠色轉型。此前,意大利已在2015年退出了該條約,而法國、荷蘭、波蘭、西班牙和比利時等則一直在推動歐盟的統一退出。
(編輯:張艷 審校:杜瑞)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